跳至主要內容

一個身體。 兩個生理時鐘。

人體有兩個生理時鐘。 一個由太陽支配,通常稱為晝夜節律。 另一個稱為睡眠/清醒恆定系統,由一群視叉上核 (SCN) 腦神經細胞所控管。

該睡覺了

長時間清醒狀態下,睡眠/清醒恆定系統會告訴我們「睡眠需求」逐漸升高,最好閉目養神一下。 此控制機制還能讓人在夜晚保持充足睡眠,彌補醒著的時間。

缺點

人類如果只有「睡眠/清醒恆定系統」這個生理時鐘,雖然因睡得好而獲得充分休息、神清氣爽、腦袋靈活,但會越來越累,像電池般穩定耗盡電力。 但您知道,實際並非如此。 人一天的精力起起伏伏,這是因為另一個生理時鐘發揮反作用力,一般稱為晝夜節律。

與太陽同步

晝夜節律是一種 24 小時週期節律,影響人類、果蠅和真菌等多種生物。 此節律在不同的時間有所起伏。 「早鳥」或「夜貓族」固然有影響,但對成年人來說,凌晨 2 到 4 點和下午 1 到 3 點的睡眠驅力通常最強。 睡眠充足時,人在晝夜節律下降期間沒那麼睏,睡眠不足時,節律下降期間會覺得更睏。 晝夜節律也會使人在某些時間更具警覺性,即使已睡醒好幾個小時,睡眠/清醒恆定系統也提醒我們想睡了。

生理時鐘互相交戰

這兩個系統通常彼此制衡。 但由於獨立運作,可能會變得不同調。 當晝夜節律被時差等原因打亂,會和自然睡眠模式發生衝突,因為當時間和大腦的光線信號改變,身體會被迫改變正常模式,以進行調整。 但日常生活中若睡得很少或作息不正常,進而擾亂晝夜節律,也可能發生這些症狀。 這就是為何保持規律睡眠很重要,才能讓兩個生理時鐘同調。

燈光和心態

光暗也會影響睡眠/清醒恆定系統 (SNC)。 此系統位於視神經正上方。 早上,光線從視神經行進至此系統,提醒內部生理時鐘,身體該醒了。 此系統會向大腦其他部位發出訊號,這些部位本身控制荷爾蒙、體溫,和其他能產生睡意或使人醒覺的功能。 光線較少時 (如日落之後),此系統會指示大腦製造更多褪黑激素,這是一種能使人產生睡意的荷爾蒙。 這就是為何夜晚利用 Kindle、iPad 或平板電腦閱讀時,可能會使人失眠,讀紙本書一般卻更快疲勞。

相關